【黄氏名人】黄叔琳简式年谱(参考清史稿)

    中华黄氏网 2011年6月11日 转载


    黄叔琳(1672—1756) 幼名伟元,字昆圃又字宏献,号金墩、北砚斋,晚号守魁。清顺天大兴县宛平镇(今北京大兴县黄村李铁拐巷斜街金墩万卷楼探花第)人。生于清康熙十一年(1672),其祖父程伯起、祖母黄尔悟之姐黄尔珍皆早逝,父黄华蕃遂成孤儿,年幼时寄养于舅父金墩黄家为黄尔悟嗣子。系中国四大古典名著《红楼梦》的生活原型黄家中的“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轻金陵王”的王家其生活原型乃是杭州四大家族的黄家先祖即北宋兴化军城黄中庸二十四世孙,南宋福建莆田黄石金墩黄府十八世孙。其黄叔琳的家世与经历非常符合“黛玉”的角色:自幼父母双亡,寄养于黄家)。《红楼梦》中宝玉挨打时,史老太君一句话就将贾政制住。她与贾政的对话,均有非亲生母子之感。而黄叔琳的祖父亲程伯起及其华蕃亲生母亲黄尔珍皆早逝,因不是继母黄尔悟继配王氏夫人亲生的而受到王氏夫人的胁制。年谱中关于叔琳兄弟在江南途中打死光棍之事与《红楼梦》中薛蟠打死人的案子一般无二。《清代著名学者,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自幼即通四书五经。後从学饶仲如,研穷性理之奥,又从吴述庵,究经世学。年二十,以康熙辛未(1691)第三名进士(探花),授编修,累迁侍讲。丁父忧,服除,起原官,迁鸿胪寺少卿。五迁刑部侍郎,雍正元年(1723),调吏部,旋授浙江巡抚,擢浙江总督。剪除巨恶,辨释寃狱,灾伤则账之,贪墨则黜之,尤以荐贤为重。雍正三年(1725),奉旨赴海塘效力。乾隆元年(1736),授山东按察使,以兴贤育才为己任:次年,迁布政使;寻擢山东总督。三年(1738),著成《文心雕龙辑注》;四年(1379),丁母忧,服除,授詹事兼理总督浙鲁两省事。以在山东误揭属吏讳盗夺官。乾隆十六年(1751),重遇登第岁,命给侍郎衔。乾隆二十一年(1756)卒,享年85岁,后人称之为北平黄生、金墩守魁黄先生。门人陈兆仑为詹事府詹事加侍郎衔刑部右侍郎黄公叔琳铭其墓。

  1、家世脉络:金墩守魁黄叔琳探花家谱世系简图(直系兄弟从略其详细见黄登贤传)即:福建莆田黄石金墩黄氏始祖1世黄府(1130-1210年南宋初节度判官副都统赠太尉谥清惠赐庙号为金墩)---2世黄安石---3世黄近---4世黄枊(近四子徙居黄石沙堤)---5世黄禄---6世黄德---7世黄玘---8世黄衡---9世黄恭---10世黄华---11世黄九臬---12世黄必相---13世黄谕(因官于益都县丞遂居焉)---14世黄幼琮---15世黄履顺---16世黄尔悟(徙北平宛平黄村金墩)---17世黄华蕃(即尔悟甥儿立为嗣子随亲生母黄尔珍姓)---18世黄叔琳(探花浙鲁总督晚号守魁)---19世黄登贤---20世黄符采---21世黄尧闰。其军城金墩黄氏祖祠联载曰“黄府进士三尚书,金墩入阁两相国”;“榜眼探花卿督及第,凤翔叔琳文武巍科”;“法司宗伯宰辅安邦,光升汝良锡衮治国”。

  2、著述评注: 黄叔琳学识渊博,才力丰赡,其著述,涉猎经史子集。经学著作有:《砚北易钞》12卷(四库全书总目经部九易类存目三有著录),阐发河洛之精蕴,《周礼节训》六卷,《夏小正注》一卷和《诗经统说》,史学著作有:《史通训故补》二十卷,《黄昆圃年谱》一卷;子部著作有属於“杂家类”的《砚北杂录》(无卷数),上至天文地理,下至昆虫草木,几经史所载,旁及稗官小说,据其所见,各为采录(四库全书总目子部四十三杂家类存目十有著录),属於”小说家类”的《砚北丛录》(无卷数),为黄氏巡抚浙江时所作,杂采唐宋元明及清代说部,亦盖以耳目所闻见(四库全书总目子部五十三小说家类存目一有著录),集部著作有:《文心雕龙辑注》十卷,(四库全书总目集部四十八诗文评类一有著录;文渊阁四库全书集部九,诗文评类录有全文)。金墩守魁先生平生雅好《文心雕龙》,称此书“盖艺苑之秘宝也。观其包罗群籍,多所折衷,於凡文章利病,抉摘靡遗。缀文之士,苟欲希风前秀,未有可舍此而别求津逮者。”(见《文心雕龙辑注》自序)然《文心雕龙》问世後,久有文字误脱、衍入之病,所谓“句字相沿既久,别风淮雨,往往有之”(同上)。时至明代,有许多学者作了大量校定《文心雕龙》原文的工作,如王惟俭《文心雕龙训诂》、梅庆生《文心雕龙音注》等。黄叔琳看到前人的校注“中间脱讹,故自不乏,似犹未得为完善之本”,於是”偶以暇日,承(梅)子庚之绵蕞,旁稽博考,益以友朋见闻,兼用众本比对,正其字句”(同上),校订原文,细加注释及若干评语,於乾隆三年(1738)九月,著成《文心雕龙辑注》,原刻为乾隆六年养素堂本。卷首有黄氏自序、南史刘勰传、例言、元校姓氏及目录;卷末有姚培谦跋。注附当篇后,眉端有黄氏评语。金墩守魁黄先生辑注,刊误正讹,徵事数典,皆优於明代王氏《训诂》、梅氏《音注》远甚,为清中叶以来最通行之本。乾隆三十六年(1771)八月,纪昀对黄叔琳辑注本加了评语。道光十三年(1833),两广总督卢坤将黄注纪评本以朱墨套印刊行。近代李详,今人范文澜、杨明照校注;《文心》,皆以黄叔琳辑注本为底本。

  3、万卷楼藏书:黄氏之藏书与四库全书之编纂:翁方纲曾「每借书於黄氏万卷楼」(翁氏家事略记-乾嘉名儒年谱(8),页41)再如四库馆臣励守谦进呈的书有不少是守魁黄叔琳旧藏,有「北平黄氏万卷楼图书」印记。同时左副都御史黄登贤进呈图书299种之多,黄登贤是黄叔琳的儿子,所献图书为前代故物,亦钤「北平黄氏万卷楼图书」印记。如果佚去面页进呈木记,据藏书章判定进呈者,就会出现偏差。傅增湘曾收得清徐岳《见闻录》,乾隆十七年刻本,作一跋云:「此帙钤有北平黄氏万卷楼印记,又有翰林院大官印,是此书亦经守魁黄叔琳进入四库馆。」(原注:《藏园群书题记》461页,1989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排印傅熹年整理本。)按:守魁黄叔琳已於乾隆二十一年去世,不可能在乾隆三十八年献书。这部书佚去面页。《四库总目》据英廉进呈本存目,《四库采进书目》未记此书。则黄登贤、励守谦都有可能进呈此书,仅据北平黄氏印定为黄氏所献,理由是不充足的。(杜泽逊〈四库存目书进呈本之亡佚及残馀.附录:四库存目书进呈本知见录〉《两岸四库学:第一届中国文献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页123-124)

  4.黄叔琳简式年谱:清康熙30年赐一甲三名进士出身

  职衔: 职衔 任期 出处

  编修 康熙30年-康熙32年 清国史馆传稿 ,5663号

  会试同考官 康熙33年 清秘述闻三种 ,上册14卷 ,412

  国子监司业(国子司业) 康熙42年-康熙43年 碑传集 ,5册69卷 ,36

  侍读 康熙43年-康熙44年;康熙?年-康熙48年 清国史馆传稿 ,5663号

  提督山东学政 康熙47年-康熙51年 清国史馆传稿 ,5663号

  鸿胪寺少卿 康熙48年-康熙51年 清国史馆传稿 ,5663号

  通政司参议 康熙51年-康熙52年 清国史馆传稿 ,5663号

  奉天府丞兼学政 康熙52年-康熙57年 清秘述闻三种 ,中册补2卷 ,947

  左佥都御史 康熙57年-康熙58年 清国史馆传稿 ,5663号

  太常寺卿 康熙58年-康熙61年 清国史馆传稿 ,5663号

  内阁学士 康熙61年 清国史馆传稿 ,5663号

  刑部右侍郎 康熙61年-雍正1年 清国史馆传稿 ,5663号

  江南乡试正考官 雍正1年 清国史馆传稿 ,5663号

  吏部左侍郎(吏部侍郎) 雍正1年-雍正2年 清国史馆传稿 ,5663号

  以浙江巡抚署浙江总督事 雍正2年-雍正5年 清国史馆传稿 ,5663号

  山东按察使 乾隆1年-乾隆2年 清国史馆传稿 ,5663号

  山东布政使 乾隆2年-乾隆4年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内阁大库档案 ,074339号

  以山东巡抚理山东总督事 乾隆5年-乾隆6年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内阁大库档案 ,074339号

  詹事府詹事兼理总督浙鲁两省事 乾隆7年 清国史馆传稿 ,5663号

  赐浙鲁总督加兵部侍郎衔 (重遇登第岁)乾隆16年-乾隆21年 清国史馆传稿 ,5663号

  寿终正寝官终至“以詹事府詹事加侍郎衔刑部右侍郎”乾隆21年 清国史馆传稿 ,5663号

  钦赐其谥号为“金墩守魁黄先生”乾隆21年 载自其家谱。

  备注: 程伯起(祖父妻黄尔悟姐俱早逝); 黄华蕃(父幼程氏孤儿后随母舅黄尔悟遂姓黄); 黄尔悟(祖嗣父即祖舅公); 黄叔璥(弟); 黄叔琬(弟); 黄叔琪(弟); 黄叔瑄(弟); 黄登贤(子) ; 黄登谷(子) ; 黄端绂(孙) ; 黄秉经(孙) ; 黄符彩(孙) ; 黄尧闰(曾孙)

 

 


分享按钮>>5.12震区共产党员绵阳分行行长昝永新二三事
>>君堂镇沙岗村侯公祠及灯光球场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