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世 霸公(彰公长子) 字次公,为河南太守,持法宽平,宣帝戊申召为廷尉正,明年为丞相,长史,以夏侯胜不立武帝庙乐坐,公阿纵俱下狱因从胜,受尚书,古今治道大有发明,宣帝嘉之,公出守颖川,治行第一,至戊午岁征拜京兆尹,癸亥赐爵关内侯,进太子太傅,丙寅为丞相,封建成侯,寿八十,死葬大菱塘下岸,三夫人俱合茔。夫人陈田公女,生子四,容、宏、三四失名;继妣纪氏、巫氏,生子三,刘、钊、剀。 第九十一世 容公(霸公长子) 为京兆守卫军,妣史氏,生子四。 宏公(霸公次子) 名以贵,字良祐,公幼能骑射,性厚而纯,武帝三十年,召补宿卫,从猎上林射飞鸟必中,帝惊问曰:“有道乎”。对曰:“道无不,有此其一焉。”帝颌之,擢(升)京兆刺史,以德令下,民不忍欺,任满入为左谏议,至轮台议起,帝莫能决,召公入问,公顿首曰:“至贫者兵也,兵止,贫自止。”顾陛下图之帝,怆然曰:“卿言是也。”即下诏罢轮台议,而以京兆太守旌谏职焉。恭人来氏,生子三:祐、祜、祺。 刘公(霸公三子) 名尝,为御史大夫,封宣成侯,居阳夏,今河南开封府太康县是也。 钊公(霸公四子) 文武迈众,高尚不仕,妣柳氏,生子四:金、玉、满、堂。 剀公(霸公幼子) 名振,居阳夏(今河南开封)。 第九十二世 祐公(宏公长子) 字正周,官太常卿,恭人伍氏,生子一。 祜公(宏公次子) 字笃周,宣帝初立,以贤良起家,为外黄令,除伏莽有功,召为中郎将,而帝好明察言事者多屈于辩,公独引经按律娓娓不休,帝誉之曰:“如黄祐,不愧有口矣。”以南郡太守授之。恭人张氏,生子四,馝、馥、馡、馠。 祺公(宏公幼子) 字行周,隐居不仕。妣王氏,生子一。 金公(钊公长子) 字逸中,官至左将军。恭人周氏,生子二:申、笔。 玉公(钊公次子) 字逸之,官大常卿。恭人周氏。 满公(钊公三子) 字逸和,官至崇政殿学士。夫人颜氏。 堂公(钊公幼子) 字逸明,妣许氏。 第九十三世 馝公(祜公长子) 字守仁,为京兆尹。妣柳氏,生子一。 馥公(祜公次子) 字廷治,为侍中郎。妣左氏,生子一。 馡公(祜公三子) 字菊园,好经齐学,年二十,值匈奴猖獗,公诣阙言战,守恺切详明,元帝心动,以中郎将授之,仍垒塞比军事,数以奇计,乱匈奴进止,帝嘉其功,拜敦煌太守。恭人项氏,生子二:喜、善。 馠公(祜公幼子) 字任君,妣杜氏。 申公(金公长子) 字廷善,居安陵江夏,有德,君子隐居不仕。妣蓝氏,生子二:香、季。公妻殁,子幼,终不再娶,入义夫祠,加封荣禄大夫。 笔公(金公幼子) 字廷美,妣许氏,生子二:委、和。 第九十四世 喜公(馡公长子) 字如节,别号欣乐翁,有道之士。妣刘氏,生子二:靖、啧。 善公(馡公幼子) 妣熊氏,生子一。 香公(申公长子) 字文强,九岁失母,事亲至孝,夏则扇枕席,冬月以身温被,太守刘护闻,举于朝,肃宗诏诣东观读所,未尝见书复,诏诣安福殿言政事,拜尚书,迁魏郡太守迁尚书令司空,博通经史,能文章,号曰:“天下无双,江夏黄香。”夫人郑氏,继妣陆氏,生子六:琼、琏、琛、瓒、珂、珮。 季公(申公幼子) 字文盛,二龄失母,官拜典属。妣庞氏,生子一:理。 委公(笔公长子) 妣冯氏,生子二。 和公(笔公幼子) 妣凌氏,生子一。 第九十五世 靖公(喜公长子) 字自先,三教九流靡不通贯,尤遂于牛医。妣郭氏,生子三:宪、慧、懋。 啧公(喜公幼子) 字自克,居陇西。 琼公(香公长子) 字世英,永建中,公卿多荐之,征拜议郎,郎迁尚书仆射,争议朝端,莫能抗夺,随迁大尉,封亢阝卿候,首居相位,举奏贤贫,海内翕然,时五候擅权,自度力不能挽,乃谢政草封,事万年以进见者,动色卒。赠车骑将军,谥忠烈侯,享寿七十九,葬安陵源口五凤形。夫人颜氏合葬。生子三:孚德、二三失名。继夫人李氏葬右傍,生子三:孚贲、孚资、孚赞。 |